舒眠睡一下真的沒關係嗎?特管法管什麼?
劉時凱
不是有奶(Propofol)便是娘!!
日前耳鼻喉專科醫師-邱醫師,分享文章提及”有那麼多麻醉專科醫師嗎?”一文(參見1),其緣由在於衛福部正準備訂立”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”(後稱特管法,參見2),本人以一個麻醉專科醫師的立場,稍作說明,也讓一般民眾知曉,到底躲在手術帽、口罩後面的”救命醫師”到底為病人做了些什麼?為了外科醫師提供了什麼重要的醫療處置決定?
先簡單介紹一下”特管法”背後的目的、成因,看看特管法明文的精神:「為妥善因應外界對本部現行所採美容醫學管理方式爭議、未來將先強化醫療廣告管理、修正同意書及說明書範本落實消費者權益保障....,加強美容醫學管理,保障病人安全與權益。」白話的說,就是補強醫療法的不足,針對新興的醫療、美容處置作更多的規範、限制,以確保民眾就醫的安全,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「麻醉」,現行醫療法中並無限制麻醉的操作必須由麻醉專科醫師執行 (同樣的,也沒有限制美容手術是否該由整形專科醫師執行),對於高度專業的醫療行為而言,這是相當落後的且對於民眾是相當沒有保障的,以下就幾點說明麻醉的重要性以及寄望特管法能夠在麻醉安全區塊,能為民眾做些什麼保障。
還是感謝耳鼻喉科邱醫師為了保障民眾安全,提醒了一般民眾麻醉的重要性,以及麻醉專科醫師的角色及定位,甚而點出很重要的問題:”很多坊間的麻醉,並不是麻醉專科醫師在執行”,而是以俗稱”麻醉師”(其實就是一般護理師經過麻醉醫師訓練後,成為麻醉護理師,不具備醫師資格)來協同麻醉處置,當民眾到醫療院所尋求專業的”美容手術”或”外科治療”,相信是希望幫您執行這樣專業醫療業務的人,是具備”專業資格認定”的,而非不具備資格的人員,好比外科助手、手術護理師,都是協助專科醫師執行手術業務重要的助手,但決定處置最重要的人應該仍是”醫師”才是,麻醉也是如此,唯有在麻醉專科醫師在場下執行的麻醉業務,才能夠確保麻醉處置上的專業度及安全性,通常我們會跟需要麻醉的民眾說明:手術有分大小,但麻醉沒有分大小,舉例來說:飛機從台北飛到金門或是飛到歐美,飛行的距離就有如手術的大小,是可區分,但,麻醉就有如飛機的起飛和降落,不管長短程,都是必須經歷,且是極為重要的,並不因為距離的長短而可以省略,這就是麻醉的重要性。
耳鼻喉科邱醫師說的不假,台灣的麻醉專科醫師並不足以涵蓋所有的手術麻醉,所以在民眾接受需要麻醉的情形下,務必請醫療院所端提出:”是否具有麻醉專科醫師字號的麻醉醫師”(參見3),在場為民眾執行麻醉業務,或是僅由非麻醉醫師加上麻醉護理師,甚者只有一般護理師(非經過麻醉訓練)在場協助處理麻醉業務,法律上,醫師法並無法詳盡的規範出各個專科醫師”僅”能從事某些醫療行為,但從事特定的醫療行為仍須有適切的能力訓練,或是法律上所謂的注意義務,也因如此,才會委請衛福部委請各專科醫學會做”專科醫師”認定。目前衛福部訂的西醫專科醫師有23個 (不包含坊間常見的台灣形體美容、中華醫學美容...等,跟整形相關的只有”整形外科專科”)(參見4),經由各學會制定出訓練規則和辦法,並接受國家考試通過後,才發予專科醫師執照(如同邱醫師爲耳鼻喉專科醫師、我個人為麻醉專科醫師),代表這樣的專業受到雙重認定,得以讓民眾就醫時有足夠的安全與保障,也隨著時代的演進,手術、麻醉技術的進步,許多低侵入性或是新式手術開始蓬勃發展,這也是當時醫師法無法明確界定專科醫師執行業務範圍的主因,所以才會在醫療相關法令底下授與衛福部界定專科醫師的相關規範,這也是特管法的立意。
回到前言,若麻醉醫師不夠涵蓋所有非局部麻醉的手術,是否代表很多手術是可以由非麻醉醫師執行呢?(耳鼻喉科邱醫師文中有誤,原文提及:”麻醉醫師一天只能執行四台麻醉。”實際情形如前段所言,在麻醉護理師協助下,視手術時間的長短,麻醉的個案數是可達10數台的,但前提是麻醉醫師並沒有離開病人。)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(簡稱醫策會)掌管全國的醫療評鑑業務,包含了美容醫學品質認證(參見5),只有少數的美容醫療機構參與,可惜邱醫師的醫療美容診所也尚未列入認證,所謂的認證、評鑑,其實跟法律條文一樣,都是低標而已,像是取得高級心臟救命術(ACLS)或是BLS(基本救命術)都只是醫護人員應該具備的最低階能力,不該跟專業度極高的麻醉、呼吸道處理混為一談。所以許多人把麻醉稱之為鎮靜、把鎮靜簡稱為”舒眠”,會讓民眾誤以為”不插管”就是很簡單的”睡一覺”,醒過來就結束了,是的,到底在天堂醒過來還是人間呢?不危言聳聽,短短過去一年,醫療美容發生重大危及生命甚至死亡的案例就超過5件以上(幾乎都是死亡),更不用提及其他沒有登上媒體版面的意外事件,大部分個案都是沒有麻醉醫師在場,其中某個案”宣稱”有麻醉醫師在場,而實際情形仍在調查中,可見接受麻醉的風險不如外界所言,是如此寫意的”睡一下”或是具備ACLS就能處理的,試想,若連麻醉醫師都無法處理的麻醉意外事件,由非麻醉醫師來處理,結果會更好嗎?(或有人戲稱:飛機墜機都是飛行員在開的)
麻醉醫師不僅守護著病患的安全,甚者,是幫忙外科醫師把關,在絕大部分非緊急手術的病患,可以給予詳細的諮詢建議,包含術前藥物服用的與否、內科疾病的控制、麻醉方式的選擇,在狀況、體態不佳的病人,建議予以暫緩手術,以確保外科醫師不踩地雷。甚至目前麻醉醫學正在進行的”強化術後恢復計畫”,還包含了復健、飲食等,跨科的整合醫療,都是需要由麻醉醫師作為關鍵角色,也感謝耳鼻喉科邱醫師能夠提醒大家,麻醉是一個非常重要,尤其對於手術來說,更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,也期待所有需要執行麻醉的醫療院所,能夠聘任合格的麻醉專科醫師,為病人的安全做把關。
Ref1 有那麼多麻醉專科醫師嗎?
Ref2 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
Ref3 衛福部醫事查詢系統
Ref4 衛福部醫事司專科醫師審查辦法
Ref5 醫策會美容醫學品質認證
留言